09-20
@lanhubiji
Arbitrum和OP都在为生态参与者提供激励资金,L2的竞争逐步进入全方面的比拼。同时,对于在熊市里不太好拿机构融资的项目,或许也可考虑尝试Arbitrum和OP提供一些可能机会。(来源: Twitter )
09-18
@Rocky_Bitcoin
近期需要留意: 目前10年期美债收益率达到22年以来新高,4.4%。 与此同时2年期美债收益率也达到阶段高点,5.31%。 剪刀差,属于历史高位! 风险资产持续承压,将成为常态化。市场资金成本太高,对追求高风险获利的投资者,并不是理想之地。 持续的抽走流动性,除了填补财政部TGA账户,还有一点,是毫无硝烟的货币战争。阵痛将还会持续。 但未来一定是光明的,相信黎明的曙光。而此刻,危机中往往孕育着巨大的机会,好好把握!(来源: Twitter )
09-15
@abcdsxg
风险提醒:最近 http://friend.tech又翻红了,他们用的是https://privy.io的嵌入钱包解决方案,私钥并不是存在 friendtech服务器上的,而是由 2 部分 share 值组成 其中一个就存在于你浏览器本地,打开 localstorage就能看到 另一个在 privy 的服务器存着,只需要 device_id 和 jwtToken两个参数就能轻松拿到 而这几个参数是直接在浏览器里存着的,假如你电脑中了病毒或者下载了恶意插件,就能轻松用这两个 share 值算出你的钱包私钥(来源: Twitter )
09-13
@Luyaoyuan1
FriendTech 应该为新开的账户设个短时间的保护期,让有需求的用户自己先持有大量自己,把bot买入的利润压低。 好多人卡在想拉盘拉不动,早期自己买自己买少了,去赋能又事倍功半。(来源: Twitter )
09-11
@Super4DeFi
lybra从v1到v2,其实不是兼容升级,是两个协议的更替。最主要的问题是v1无法更改,所以现在v1-eusd和v2-eusd是两个币,v1-lbr和v2-lbr也是两个币。(两个月前测试网还没上的时候,我在社区就写了文章,1.01买入eusd的话,现在两个月5.6%的收益不在话下) v1的确存在局限性,如eusd就是有长期10%溢价的风险,而这样的eusd是无法被其他协议叠加的,所以lybra团队才重新打造v2。 v2的设计确实巧妙,steth-eusd出让eth利息发稳定币利息,wbeth-peusd保留eth利息增加稳定币债务,eusd-peusd的转换等,即现在其他协议可以叠加peusd了,当然需要lybra团队去拓展。 这一块还是有一定的市场需求,若你担心sDAI这样的RWA脱钩,那么链上的原生稳定币,自动有利息的稳定币,还是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从v1到v2,tvl迁移的摩擦的确大,但v2的tvl下降,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新增的dlp,只要cex提供套保场所,v2的tvl也会很快回升。(来源: Twitter )
09-10
@hebi555
friend说下我的看法 我个人觉得这玩意还是可以玩一下 1、最重要的一条,自己小号创建一个KEY,然后自己别的小号买卖自己就行了,千万别去买KOL刷,主要你会亏死,当然如果价格很低,另说。 2、赔率是OK的,亏钱大概率不可能,赚多少的事情 3、时间周期很长,很多人熬不住,类似blur第一期 4、操作门槛还是有的,要电脑安装客户端,要准备一些小号,大号创建KEYS,小号去买自己的keys,然后活跃 5、多交易,多活跃,基本上能获得很高的积分 6、BASE链上龙头项目,大概率是能上CB的,BASE CB的亲儿子,friend作为头部项目上线CB,能拉动整个BASE生态的发展,对base生态是极大的利好。 7、风险,对标的估值项目没有,目前产品体验很垃圾 产品的估值天花板比较低,积分空投比例不明确,融资信息不详,估值不详,所以积分价值很难估算。 8、产品后期迭代未知,如果迭代不行,项目基本上就是垃圾 9、挖矿时间很长,绝大部分用户受不了,会放弃,类似blur(来源: Twitter )
09-06
@Loki_Zeng
Binance这个事情我觉得关键点是谁借走了那些 $Cyber 用户存的是理财,其背后应该是借贷产品或者包含借贷产品,如果使用率过高确实会取不出来钱,不管是Tradfi还是DeFi都会有这个问题。 问题在于【谁把使用率推到那么高】 1/ 如果是单纯的用户借贷行为,那这个事情我认为binance没问题 2/ 如果是Binance自己的业务部门借走了Cyber,这个事情有很大·问题,毕竟你不能又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如果Binance自己砸盘套利(比如吃当时30%的期现差价) 3/ 如果是项目方/做市商/或者其他关联方借走了Cyber,那Binance不应该纵容这种行为,$Cyber这种明目张胆割韭菜的行为放到任何一个法律完备的市场都是要牢底坐穿的。 而且钱项目方赚走了,用户被收割,锅币安背了,长此以往。。。。(来源: Twitter )
09-05
@haze0x
各BOT的定位。在我看来,这些是他们的主要叙事和核心功能。 狙击BOT(也就是怎么买的比别人快):香蕉枪 @BananaGunBot 在第一个区块内,利用集体Tips,抢先进入交易。 跟单BOT: @MaestroBots 可以直接跟单地址,能跟买,还能跟卖,还能各种自定义条件。 模式币BOT: @TeamUnibot 交易税对小项目是很好的商业模式。Unibot整体功能并不出彩,但是好的商业模式,让它量价齐飞,成为市场宠儿。 代打土狗BOT: @AimBot_Coin 打不过土狗?没时间研究?不要紧,我来打,你买我代币,交易税就是给我的打狗基金,我赚钱给你分。 简单的叙事、良好的商业模式支撑、新资产越疯狂,Aimbot便越疯狂。 体育博彩BOT: @TeamBookiebot 菠菜赛道,RLB一枝独秀,目前每日收入1M。谁是龙2?也许体育博彩是一个切入。 发币BOT: @TeamSaintbot 给没技术的土狗项目方送水的。 代撸空投BOT: @lootbot_xyz 看名字就知道意思了。 Mev BOT: @MEVFree 纯名字叙事。 我没看明白的BOT: @PaalMind 股票BOT: @tradeaxecap 买股票不?(来源: Twitter )
09-04
@liangfenxiaodao
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思考抄底标的,想了很多赛道和项目,最后全部推翻。因为在如此动荡的世道下,我所积累的经验可能全都是错的。 无论l2、gamefi、NFT都有再起来的机会,但我不会拿钱去陪跑。defi summer归零了多少币,后来复活的又有几个?sushi从15刀跌到0.5,拿着的人不绝望吗? 想来想去就是一句话:慢慢买以太。等趋势走出来之后,再重仓吃个主升浪。(来源: Twitter )
09-02
@tmel0211
研究了下Polygon新推出的CDK Stack系统组件服务,着实为ZK Stack捏一把汗: 1)CDK在模块化组合层面更加灵活,比如可以走validium,也可以选zkEVM,Sequencer可选中心化,DA可直接走本地不依赖以太坊。尤其是validium这种非交互式证明系统,对于layer1一键升级layer2比较友好,可复用已有代码适量修改完成平滑升级。 2)CDK实现了Gas token抽象化等自由方案,layer2可自定义Gas token,但其实中间做了抽象转化,ZK bridge方案也同理,先转移资产所属权再进行协议执行。这种复杂转化逻辑,其实是牺牲一定安全性达成的兼容效率。这些方案尽管没有共享Prover更安全高效,但架不住落地快,到时候再迭代不就好了; 总之,Polygon CDK目前看有点类似ZK赛道的OP Stack,可组合方案齐备,易用性和兼容性占优,虽然关键组件比如Prover或者多链通信方案不如ZK Stack更安全稳固,但不影响其会抢先落地不少项目,进而取得先发优势。目测 Polygon CDK的一众项目已经在路上了(testing) 因为,Stack战略本就是拆分和共享组件,给自己的生态引入项目注入流动性,前期就得拼野蛮扩张速度,能不能把项目吸引进来很关键。OP Stack的成功印证了这一点,而反观ZK Stack本来就慢,现在又有擅长营销和整合资源的Polygon CDK来搅局,能不捏一把汗嘛!(来源: Twitter )
08-31
@jason_chen998
以太坊质押率突破20%后还有一个被忽视但是值得关注的宏观数据,很多朋友对于POS为以太坊的通缩带来的改变没有太大概念,尽管之前的EIP1559将一部分Gas费燃烧将以太坊开启了通缩时代,但是相比于增发给矿工的ETH数量杯水车薪,随着POS上线后降低了ETH 90%的发行量,如下图所示以太坊已经连续一个月处于负增长,共减少5574个ETH,真正进入了烧的比发的多状态(来源: Twitter )
08-30
Super4DeFi
谁能想到,被中国百般驱逐的比特币矿业,在国难之际,中国矿企不计前嫌,为国分忧,毅然决然将大量的订单给了中芯国际,当作7nm芯片的锤炼之单,百炼出真芯,国之大器,得以锤作而成。中国比特矿业单骑救主,力挽狂澜,扶将倾大厦,中国芯基座长稳,基于中国芯的中国科技产业,重新焕发新机,喷薄出新的璀璨星空。(来源: Twitter )
08-29
@sdcrypto123
Opensea创始人跟Blur创始人对NFT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Opensea团队认为NFT是收藏品是艺术,而Blur创始人认为NFT是一个新型的投资品。 对NFT的不同看法,给2大平台带来了不同基因,Opensea偏向于扶持创作者,挖掘新作品、新艺术; 而Blur偏向于优化交易效率,提升市场深度,给活跃交易者带来良好体验。(来源: Twitter )
08-28
@eternal1997L
关于以太坊基金会近期对Layer2态度的“转变”,是否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个人一针见血的“阴谋论”一下,切勿当真: 1.现在L2beat直接可以隐藏非rollup的数据,把rollup之外的方案区别对待; 2.danksharding提出者前一阵更直接说“不用ETH做DA层的不是L2”。 过去以太坊官网一直没有明确的把rollup之外的方案“扫地出门”,并且在用暧昧模糊的语言表示,支持rollup之外的创新性扩容方案,并直言没有“官方正式定义的Layer2”。但近期的态度却明显有“转变”,只是目前还没那么高调和露骨。 3.这其实代表了以太坊基金会对L2的态度变化,过去几年L2生态远没有今天这么庞大,甚至在2020年还是只有polygon一家可以捧,但现在已今非昔比。 比如Starkware提供的StarkEx方案,支持把数据可用性在链下实现,只在链上发布ZK proof,这种方案就是validium。 Vitalik在2021年的博客中并没有明确说Validium是或不是Layer2,反而用了句模糊的“ naming controversies exist at the edges, eg. see "validium". 而以太坊官网也提到因为validium用到了zk/有效性证明,所以比plasma更安全。 4.但Validium在极端情况下存在无法提款到L1的概率,这一点其实以太坊官网也有提到,但尽管如此,官网中还是称“validium比plasma更有安全保障”。 而近期danksharding提出者突然指出validium的上述软肋,并刻意挑明这一点,其实就是在把validium除名。 5.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显然是因为现在以太坊L2已经足够强大,不再需要rollup以外的扩容方案。 同时,validium或者optimium(类似plasma)这类东西本身就比rollup手续费低,扩容效应更强,安全性更差。如果放纵它们的发展,必然吸血正统的rollup, 并且会助长celestia等DA项目的“气焰嚣张”,长此以往不利于以太坊基金会掌控话语权,会削弱他们的影响力。 所以现在的做法是要收回本就该属于自己的核心叙事权。 6.以太坊基金会靠着L2beat这种有“以太坊党卫军”这样的机构,不断的对整套layer2叙事施加影响,通过他们把基金会的想法传播出去,其实是一种“既能甩锅,又能达成目的”的做法。某种程度来看,L2beat就像是以太坊基金会的傀儡,真正的幕后控制者其实是基金会的人(这个观点纯属我yy,别当真) 7.我个人瞎预言几句,也许过不了多久,基金会就会通过一些方式不断放风,用比较明显的语言说明rollup之外的二层不是Layer2,到最后只有rollup是Layer2。只是要看这件事何时会开始做而已,但可能也不会太久。(来源: Twitter )
08-25
@lumpsugar53
挺讽刺的,今年人们都觉得vc的币不能玩,因为全是机构筹码等着给韭菜接盘,于是上半年meme成了明星热点 结果龙头 $pepe 现在也是一地鸡毛,该出货还是出货。 所以咱们要明白两个事, 一个是,大部分山寨并不是真实收益对应的价值实现,终究还是一个ponzi的博弈。其实各种币的本质都差不多,都是“狗庄吸筹-出货”的一个赚钱工具。其实pepe做的有些行为可能比传统正规项目更恶劣,比如拉黑早期大户(属于只有我能坐庄暴富,而你不能),不给人家原作者版税,但还是会往脸上贴去中心化的「金」。这种行为真的是所谓去中心化精神、公平分发筹码吗?我看不见得比vc币高尚。 二个则是,我们自己赚钱,不用因为价值判断而对任何新的、热点的模式有偏见。无论项目方的嘴脸有多难看,“未来”可能会狠狠割韭菜,但只要“现在”有财富效应的预期,对于投机者都是良好的获利机会。好好乘着狗庄的车赚个顺风钱就好。早期的筹码形式会有所不同,有的在s募里,有的在空投里(比如前两天给大家讲的sei项目方是如何老鼠仓的),有的在吸筹散户的空投,有的像pepe这种就是早期一边拉盘一边吸筹。我们要做的就是寻找和狗庄尽可能接近的成本,并判断出“顺风车”的方向 🤔 当市场热点和资金都汇聚在一个概念上的时候,它带来的财富效应就是惊人的,就是“在此刻”最值得参与的。知道并寻找这样的东西本身就是我们投机者的课题。(来源: Twitter )
08-24
@0xWendy99
最近电报机器人引起的自动化交易工具的热潮,个人觉得不会是昙花一现。币安也发布了跟单交易系统(就是不知道跟原来合作内置的traderwagon有什么区别)。 如果我们把crypto市场和传统金融市场做对比,copy trading的比例还远远小于传统金融,在流动性差的时候,交易所更是倾向引导用户交易,自动化交易工具大大降低了交易的难度。而加密货币又是天然适合自动化工具的标的,尤其是NFT summer的时候一堆科学家赚得盆满钵满。但近期看了几个项目,还是有一些问题,比如带单员坐庄串谋,资金的安全问题等等。中心化跟单平台的这些问题,链上跟单可以解决一部分,但依旧感觉不尽如人意。说到底,最大的问题还是人。(来源: Twitter )
08-22
@Alvin0617
0822 更新 Friendtech 排行榜 Top 30 有趣帳戶有哪些? 讓我們透過 @friendtech版本的 CMC https://friendtech.info 來看看 🟠 Rank 1:FT 創辦人 @0xRacerAlt 榮登第一!現價 3.2e 🟠 Rank 6: @iam4x 持續上漲為 1.58e,會掀起新的一股機器人風潮嗎? 昨日 @lootbot_xyz 也宣布登陸 Base 👀 🟠 Rank 24:Binance 陣營的 KOL 加入, @bull_bnb 🟠 Rank 25:排行榜上驚見交易所 @OKX , 高點印象中為 0.9e ,FT 會成為新一個交易所找尋 KOL 的戰場? 昨晚 app 整個大當機,也嚴重影響到整體市場 活躍賣家於昨晚半夜達到高峰(UTC) 目前看來沒有太危險的情形出現,維持在高點價值的帳戶也大概還在一半左右,但可以感覺到第一波加入的玩家已經疲乏了,換手率應該會慢慢提升 昨天又有更多 VC 以及研究機構的大佬們進來了,包含了FT 金主爸爸 - Paradigm 的 @MattHuang, @Delphi_Digital的 @anildelphi 等 看到了 smart money 動作之後我買入了後者,她還說買入者可以在紐約聚聚,實在太羨慕 🤯(来源: Twitter )
08-21
@sanyi_eth_
忘了昨天还是今天看到,有人提议取关让你防身的KOL 我还记得前段时间 @xcl2022 说了句话蛮有意思的:我因为我的保守错过了很多,但是我一直能活在场上。 工作室和散户的定位不一样 工作室不需要防身的原因是roi不高:号多=成本高,各个防身确实roi太低了。 而散户号少本金少信息渠道少,不防身撸什么?如果收益高风险低,谁不想梭哈?如果全部梭哈了,下一轮你还能在场上吗? 我个人认为啊,反而那些让你一直梭哈的人,才更应该惊醒。🤣(来源: Twitter )
08-18
@Loki_Zeng
关于马丁策略 之前也用过类似这样的策略,在一个小平台,主要是做dot的马丁格尔,连续赚了大半年的钱,但今年年初大波动来了全平台一起爆仓 不过爆完之后群友都很平静,唯一几句讨论就是没用完的手续费能不能退….(亏5000u可以,rug50u不行) 因为选择马丁策略就只有两个可能性: 1)持续赚钱(本质是偷吃市场流动性) 2)有一天被市场连本带利收回去 止损其实是很难的,这是策略决定的,这个策略的本质就是你放弃了止损来换取收益 唯一能够全身而退的办法就是在市场连本带利收回去以前找一个时机离开牌桌 敬畏市场,休息好再战✊🏻(来源: Twitter )
08-17
@ZF_lab
⭐ ⭐ ⭐ ⭐ ⭐ 昨天骂今天夸,来讲下今天的Sei 🎉 批量EVM查询 👉https://check-sei.vercel.app 🌈 操作步骤 👇 1️⃣ 进入 https://app.sei.io/crosschain-airdrop… 2️⃣ 新建一个sei地址 3️⃣ 连Evm、Sol、Osmo地址检查资格领 4️⃣ 提500U+ Osmo或Atom 到keplr 5️⃣ 存入Atom https://app.osmosis.zone/assets 6️⃣ 连接2个钱包跨链,领 #Sei 7️⃣ 从Sei官桥走osmo原路返回(来源: Twit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