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alik:隱私是自由、秩序與進步的保障

本文約1801字,閱讀全文需要約3分鐘
FHE與加密智能體,正在重寫Web3的未來劇本

如果你近期刷了推,應該已經看到了Vitalik Buterin 又在敲警鐘:“隱私不能再被忽視。”

這次他不是在講抽象的「人權」或ZK 的另一個技術突破,而是在指出一個肉眼可見的現實:我們正在進入一個資訊焦慮症時代。 AI 越來越聰明,資料越來越集中,我們不再簡單地「裸奔」,而是被掃描、建模、評估,最後被精準販賣。

你甚至不知道是哪一次點了“接受所有 Cookies”,就讓你的數據被賣到了廣告主、風控系統、或下一個決策代理那裡。

Vitalik 寫道:

“誰掌握信息,誰就擁有權力。”
“AI 可以閱讀我們的數據,未來甚至可能閱讀我們的想法。”

你以為這是科幻小說的腦洞?不,這是YC 和OpenAI pitch 了無數輪的現實落地路徑。

而Vitalik 點名的關鍵技術,正是過去十年低調沉澱、如今逐漸走進主舞台的:全同態加密(FHE, Fully Homomorphic Encryption)

FHE 是什麼神仙技術?

一句話總結:讓AI 在「看不見」的數據上做「看得懂」的事情。

例如你把一張加密的X 光影像餵給AI,它看不見內容、不知道你是誰,但它可以告訴你:「你可能需要做進一步檢查。」它不偷看、不上傳、不儲存。計算過程全程加密,只有使用者自己能解密結果。

這是一種技術的悖論之美:不透明的數據,得出了透明的結論。

而這個機制,正是我們通往下一代「加密智能體(Encrypted Agents)」的鑰匙。在這個路徑下,智能體可以對你“有用”,卻對你“一無所知”——這可能才是真正的“數據合作而非數據出賣”。

Vitalik 說得對,但誰在做呢?

答案之一:Mind Network、Privasea 等 FHE 計畫。

其中,FHE 頭部計畫 Mind Network 的熱度最近已經不是冷啟動的階段了:TGE 之後市場表現可圈可點,尤其是路線圖發布後的市場討論和熱議,本質上建立在過去兩年的技術和產品沉澱之上,並得益於敘事和節奏的精確把控,

更關鍵的是,始終堅持基於 FHE 技術擴展,提供了三個核心的方向:資料主權+ 加密計算+ AI 原生鏈。

Mind Network CEO Christian Pusateri 最近也發推文強調: “在AI 時代,計算必須加密,智能體必須自治,數據必須主權。”

他們的目標不是創造一個更聰明的Skynet,而是建立一個新的數位秩序:你擁有資料主權、你選擇互動邊界,你可以放心託管AI,卻不用放棄便利性。

這正是Vitalik 在文中所強調的「隱私協作系統」的方向——而Mind Network,正在建構真正的加密基礎設施。

FHE ≠ ZK,但它們是並肩前行的雙子星

很多人會問:我們已經有ZK,為什麼還要FHE了?

ZK(零知識證明)讓我們可以驗證一個聲明是真的,而不用知道過程或原始資料。 FHE,則進一步允許我們在資料全程加密狀態下進行任意計算。

一個是“驗證信任”,一個是“計算信任”。一個保證“你提供的結果可以驗證”,一個保證“你做的過程是安全和加密的”。

在智能體時代,它們的協同將成為關鍵組合:ZK 負責證明你沒有作弊,FHE 負責讓智能體在隱私之上運作邏輯。

如果說ZK 是「看得見真相」的放大鏡,那FHE,就是一把「鎖住自由」的加密鑰匙。

Agent,從玩梗到作業系統

過去幾個月,Web3 圈子把「Agent」玩得飛起,從AgentFi 到AgentChain,從Meme 到生態。但真正能讓「智能體」從一句梗變成一個系統,靠的絕不是情緒,而是工程。

Vitalik 在文章裡寫得很清楚:「我們比90 年代的Cypherpunks 擁有更多的工具。」他提到的FHE、ZK、模糊計算、可信硬件,甚至是新一代MPC 方案,都可以是未來AI 合作模型的模組拼圖。

問題是:誰在做SDK?誰在寫框架?誰在跑第一條Agent 鏈?

答: Mind Network 正在基於 AgenticWorld 推出一系列模組化元件,如AgentEnroll、AgentTrain、Encrypted Storage SDK,幫助開發者部署具有資料自託管能力的智慧體。

他們也計劃打通Web2 應用層,讓一般開發者可以快速建立基於隱私計算的AI 服務。

也就是說,他們不僅建構了加密運算的作業系統,也在幫忙建構加密版本的ChatGPT:不僅懂你說什麼,更能保護你不被誰聽到。

我們真的需要隱私嗎?

這是很多人內心的真實疑問。

過去我們談隱私,總有點沉重感──它像防線,也像一面牆;像在對抗世界,也像在退讓自由。但今天,隱私也許不是“保護自己”,而是賦予合作邊界、賦予自治秩序。

當AI 越來越像是你生活中的數位代理,當你所有的決策、習慣、甚至思考都能被機器預測,我們可能真正需要一個答案:

在未來的數位世界裡——你,還是你嗎?

隱私不是附屬品,而是新時代的主軸

Vitalik 舉起隱私的大旗,提醒我們建立對開源隱私工具的信任基礎。同時,專案方和開發者已經全力奔赴「數據不出鏈,計算不出密」的工程戰場。

從市場熱度到產品發布,從社群動員到開發者成長,我們看到的不是次敘事的熱潮,而是一個新秩序的雛形。

隱私,可能不再是某種讓步;而是你與AI 合作的開端,是你不被規訓的保障,是你數位身分的護盾,是你在Web3 世界裡擁有主權的唯一方式。

如果說ZK 讓我們“看見信任”,那FHE,就是讓我們放心交出數據,卻不交出自由的魔法。

原創文章,作者:0xResearcher。轉載/內容合作/尋求報導請聯系 report@odaily.email;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ODAILY提醒,請廣大讀者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 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推薦閱讀
星球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