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Haotian
最近關於layer 2 未來趨勢的討論比較多,大方向 @VitalikButerin 已經定調了:一個以layer 2-Centric 為重心的多元化生態系統(潛台詞:layer 2 孩子們得自我拼搏了,以太坊奶爸已經帶不動了),而Gas Token 正是支撐起layer 2 獨立經濟體的關鍵。接下來,簡單說說看法:
1)以ETH 代幣為layer 2 二層的Gas Token 和依賴以太坊主網DA 能力等一度被視為laye 2 是否具有「正統性」的關鍵,如今專屬DA 領地已經被攻破,Gas Token 的地位也出現動搖了。 layer 2 正脫離原先附屬於以太坊主網的預設擴展路線,成為更自主、靈活且更像「獨立公鏈」的路線。
DA 功能性脫離是因為OP Stack 提供了「一鍵發鏈」的基礎,許多偏好低成本的開發者會選擇以太坊以外的DA 元件服務;Gas Token 脫離則是因為以太坊layer 2 生態經濟體陷入了「成長乏力」的窘境,需要原生Token 的築底激勵。
2)最先以layer 2 原生代幣為Gas Token 的是@Metis L2,作為一個以太坊新銳layer 2 項目,Metis 一直都不走尋常路,比如,搞去中心化Sequencer、做混合Rollup、以$METIS為原生Gas Token 等。現在回過頭來看,Metis 這些路似乎逐漸趨向「尋常」。
事實上,從目前Metis 主網TVL、交易費、DApp 應用部署等數據情況來看,當去中心化Sequencer 上線,LSD Staking 挖礦機制上線,LRT 再質押平台湧現,Metis 的原生DeFi 經濟體就表現出很強的成長後勁。
顯然,和Metis 已經實踐的路線別無二致,OP Stack 推出可定制化Gas Token 目標也正是基於自主Token 來激勵生態,比如:補貼平台應用的交易運維成本,補貼用戶的交易費用、捐贈或給Grant 來激勵開發者佈局生態等等。這些都是自主的Gas Token 會有的優勢。
3)很多人擔心,layer 2 都使用各自的Gas Token,ETH 的應用場景就少了,layer 2 對以太坊主網的「賦能」價值就少了,其實,這種顧慮大可不必。
因為,只要layer 2 要batch 交易到主網,就要以ETH 作為結算代幣。只有layer 2 自身的經濟體係被盤活之後,大量的Batch 交易和結算行為產生,以太坊主網才能真正受益,而並非簡單的讓$ETH 作為Gas Token 在layer 2 消耗掉為目標,做大用戶基數和交易量,靠自身的Gas Burn 銷毀來豈不更有效?
換個角度來看,讓原生ETH 流入layer 2 來流通,需要走跨鏈橋,用戶得到也只是一個Wrapped 版本的ETH,這時的ETH 很難被作為絕對信譽資產為layer 2 的借貸等DeFi 協議產生價值,畢竟多了一層跨鏈強信任成本,使用者顯然更偏好在主網進行這類DeFi 互動。
而如果以layer 2 的自身的Gas Token 為主要流通介質就未必了,像Metis 一般,給去中心化Sequencer 激勵,給DeFi 項目額外補貼,讓Seuquencer 的挖礦和DeFi 產生飛輪效應等等。無論怎麼看,做獨立layer 2 的Gas Token 似乎成了盤活layer 2 生態系的必然選擇。
4)以太坊自坎昆升級後,Rollup layer 2 們能得到以太坊主網奶爸的扶持就已經「到位」了。一方面,坎昆升級後的DA 成本確實下降了很多,Blob 空間的使用負載和費率目前都還在可控範圍內,甚至潛能還沒挖掘到最大;另一方面,以太坊分片升級對Rollup 帶來的增益效果會很弱,更遠期ZK-SNARKs 和以太坊DAS 以及輕客戶端等也很難直接利好layer 2 。
layer 2 不可能再透過主網升級預期來給自己增加預期Buff 了。 layer 2 們到了背水一戰,爭取一切有利條件自主、靈活、多元發展的轉折時刻了。
在我看來,這才是Vitalik 探討layer 2 多元化系統的真正目的,未來的以太坊layer 2 只有走出功能和商業模式差異化,探索出一條自驅動的增長生態系統,才能真正不掉隊成為以太坊大生態的一部分。單純靠吸血主網和短暫的治理代幣激勵刺激,而本身無任何內核增長驅動力的layer 2 發展路線注定難以為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