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S更名為Vaulta,能否藉Web3銀行重獲新生?

avatar
golem
半個月前
本文約1232字,閱讀全文需要約2分鐘
這次EOS三浪打完看到多少?

原文| Odaily星球日報( @OdailyChina

作者|Golem( @web3_golem

EOS更名為Vaulta,能否藉Web3銀行重獲新生?

3 月 18 日,EOS 宣布將品牌更名為 Vaulta,並向Web3 銀行業務轉型,具體聚焦於「四大支柱」:財富管理、消費支付、投資組合管理和保險。正式的過渡將在 2025 年 5 月底進行,屆時代幣交換門戶也將啟動,EOS 持有者可將 EOS 1: 1 兌換成 Vaulta 代幣。

此消息一出,OKX 行情顯示,EOS 也是“鐵樹開花”,過去 8 小時幣價漲幅超 35% ,突破 0.64 美元,創下近期新高。這一輪反彈讓人不禁思考:從曾經的「以太坊殺手」公鏈,到如今定位為Web3 銀行的Vaulta,曾刺痛無數人的 EOS 這次轉型真能賦能代幣,實現自救重生? Odaily星球日報將在本文中簡要分析。

新賦能,能否拯救 EOS?

從EOS 過渡至Vaulta ,EOS Network 基金會除了計劃將代幣也更名為 Vaulta 外,還會對新代幣進行賦能,這或許也是 EOS 幣價上漲的原因之一。根據 EOS Network 基金會披露,計劃中對 Vaulta 代幣的主要賦能如下:

  • 17% 的動態年收益率

雖然 Vaulta 新代幣並不會更改原先 EOS 的代幣經濟學,而 Vaulta 上線仍有2.5 億枚代幣用於質押獎勵計劃,但其動態年收益率預期將提升至17% 。

  • 機構級DeFi 收益策略

Vaulta 與持牌託管機構 Ceffu 合作,在不放棄託管的情況下,幫助 Vaulta 代幣持有者實現複雜的機構級收益策略。 Vaulta 代幣持有者可以透過量化策略託管BTC、ETH、USDT、USDC、Vaulta 等並賺取收益。以往這樣的解決方案通常只適用於富裕的個人或機構,但 Vaulta 計劃實現金融民主化,將財富機會也釋放給個人。

  • 整合 RWA

Vaulta 計劃將與代幣化平台建立策略合作夥伴關係,為 Vaulta 代幣持有者提供獨家的 RWA 投資機會,包括房地產、大宗商品和股票等傳統流動性較差的市場中的分散所有權。

Vaulta 的新賦能無疑為EOS 的堅定持有者帶來了一定的市場期待。然而,真正的挑戰在於這些賦能是否能夠順利落地,並真正吸引使用者和機構參與。 EOS 誕生時的問題是“宣傳大於實際”,如果這次轉型也一樣, 那麼最終也只是曇花一現。

曾經號稱最強的「以太坊殺手」謝幕

EOS 在 7 年前是一個廣受關注的公鏈項目,明星創始人領導、史上融資最多(40 億美元)的ICO、百萬級 TPS 和 0 交易費用等宣傳都使 EOS 成為首個最有希望的“以太坊殺手”, 2018 年 EOS 市值高居加密貨幣排行榜第四。儘管EOS 曾經風光無限,但由於後來發生的網路崩潰、社區分裂、開發者流失、生態衰退等原因,EOS 跌落神壇,價格走低,無人再關注。

如今只有「 EOS 三浪打完看100 美元」偶爾被當成笑料在社區中傳播時,人們才會回想起這個「 40 億美元空氣幣」。

EOS更名為Vaulta,能否藉Web3銀行重獲新生?

過去幾年,EOS Network 基金會依舊在堅持建設 EOS 網絡,試圖重振旗鼓,但多是網絡提案、經濟學改動等“小手術”,效果並不佳。此次品牌向 Vaulta 的策略轉移,業務從高性能公鏈轉變為專為機構和投資者服務的Web3 銀行操作系統,則是真正意義上的“換血”,也意味著 EOS 這一曾經最大的“以太坊殺手”終於謝幕。 EOS Network 基金會 CEO、Vaulta 創辦人兼執行長Yves La Rose 也發文表示,EOS 是開始,Vaulta 是未來。

EOS 並不是歷史上唯一的“以太坊殺手”,後來 Polkadot、Cosmos、Solana 和 Sui 等公鏈同樣背負過這個稱號,即使到 2025 年,高TPS、以性能為賣點的新公鏈(如 Monad)仍是 VC 和市場喜愛的敘事,但除了 Solana 和 Sui 等人鏈中仍有獨特定位的公鏈。

EOS 的結局也不經讓我們再次反思,若不重新找到獨特的市場定位,或許「以太坊殺手」最終殺死的只有自己。

原創文章,作者:golem。轉載/內容合作/尋求報導請聯系 report@odaily.email;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ODAILY提醒,請廣大讀者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 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推薦閱讀
星球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