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個人投資者成長為Bitget 的全球首席銷售官,Intae Song 在本文分享了自己進入加密行業的契機與挑戰,回顧了Bitget 創業早期的團隊氛圍和發展歷程,詳細介紹了他在全球擴張過程中的策略與經驗,並就合約市場的未來、機構投資者的角色以及區塊鏈與AI 的結合發表了見解。他特別提到,堅持每週與兩位客戶面對面交流,這項習慣幫助他及時捕捉市場變化,更有效地調整策略與產品方向。他也強調了持續學習和適應市場變化的重要性,並給予對新入行者的建議與忠告。
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吳說觀點。
1、您最初是如何以個人投資者的身分進入加密產業的?當時有哪些關鍵契機或靈感?這個過程中遇到最大的挑戰是什麼?又是怎樣克服的?
最開始進入加密產業的過程並非一蹴可幾。身為個人投資者,我最初關注的其實是傳統金融體系中的一些低效率問題,尤其是傳統金融市場的結算週期和跨國支付的障礙。隨著對加密貨幣技術和區塊鏈的深入了解,我意識到它不僅能解決這些問題,還能創造全新的金融互動方式。對這種技術的潛力產生了興趣,才決定全心投入。
在這個過程中,我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是如何應對加密市場的高度波動性以及其中資訊的噪音。早期我也曾對一些技術細節感到困惑,如何從噪音中提取出對投資決策有用的內容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有時候,市場的極端情緒也會讓人陷入盲目跟風的困境,如何保持理性,做出長期有效的判斷,是我逐漸克服的難題。
最終幫助我理清思路的方法,是用分析傳統投資的框架來看加密產業。專注於專案的基本面和實際應用,而不是盲目追逐市場熱點。這種思維方式幫助我逐漸分辨出哪些是訊號,哪些是噪音,也讓我對加密產業有了更堅定的信念。
2.以早期員工的身分加入Bitget 時,當時的團隊規模及公司氛圍是如何的?有哪些讓您印象深刻的創業故事?
加入時,Bitget 還是一個不到50 人的小團隊。我的部門只有三個人,由於人手有限,每個人都身兼多職,但我們有一個共同的信念 — — 加密貨幣能夠重塑傳統金融。儘管業界的學習曲線陡峭,但我們始終保持實幹精神,推動事情向前發展。眾所周知,加密產業的變化速度堪比光速,而在創業初期,我們幾乎是在與時間賽跑,不僅要打造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還要建立穩固的基礎設施來支援龐大的交易量,同時不斷推出創新功能。
印象深刻的一次經驗是在Bitget 期貨市場上線的早期階段。為了排查一個「可能導致極端行情下用戶無法順利開倉平倉」的關鍵問題,我們團隊在下班後仍然留在公司調試,確保能夠按計劃順利上線。整個過程中,團隊氣氛緊張,但大家相互支持、並肩作戰,只為準時交付。除了技術問題,客服也遇到了一些挑戰。由於當時還沒有專職客服,我親自處理了大量用戶回饋。這些經驗讓我深刻體會到,團隊協作、靈活應變才是成功的關鍵。
當時的團隊文化雖然高強度,但高度協作。我們目標一致,對成長和進步有著迫切的追求,因為整個產業都在努力贏得市場的信任與認可。我相信,這種思維方式至今依然適用 — — 始終保持前瞻性,預判用戶需求,積極塑造我們想要深耕的行業。
3、您在Bitget 的全球擴張過程中主要負責或參與了哪些工作?遇到過哪些重大挑戰?可以分享一個開拓新市場時印象最深刻的案例嗎?
成功的交易所都有自己的優勢,而我的核心職責之一就是透過合約交易挖掘Bitget 的優勢。不過,把Bitget 推向不同市場不只是上線合約交易這麼簡單。我們還需要真正理解各地的文化差異,因為這些差異直接影響交易習慣,而每個地區的監管要求和執照問題也都不同。如果我們不了解這些因素就貿然進入新市場,很可能會適得其反;但如果動作太慢,又可能錯失先機。所以,我需要和法務團隊緊密合作,同時和當地建立聯繫,確保我們的產品既能滿足本地需求,也符合全球標準。
透過對各市場的深入了解,我們能為不同地區量身打造更合適的產品,而不是簡單套用一個「統一模式」。雖然在擴展過程中沒有哪一件事特別突出,但我從中學到的關鍵經驗是,成功的市場拓展取決於正確的進入策略,而這一點離不開與相關監管機構的緊密合作與協調。
4.從銷售主管到業務合夥人,再到現今的CSO,不同角色之間有哪些變化與升級?能否向讀者介紹一下這些職位的具體工作內容?後續的重點工作是哪些?
其實我的核心職責並沒有太大變化,主要是聚焦在拓展Bitget 的合作網絡和銷售機會。但現在,我的工作範疇增加了全球化擴展的維度。
接下來的重點工作會集中在幾個方面:
全球市場擴張:持續推動Bitget 在新興市場的擴展,尤其是在東南亞、拉丁美洲和其他未充分開發的地區。我們會根據各地區的文化差異、法規要求以及市場需求,量身訂做不同的產品和策略,以確保在全球範圍內實現最大化成長。
創新產品與服務:隨著加密產業的不斷發展,我們將持續關注市場需求,推動平台創新。例如最近推出的創新產品Bitget Seed、 Early Hunter airdrop 等,幫助用戶在早期發現並捕捉優質資產。
深化機構與 VIP 業務:打造更多元化的使用者結構;機構用戶將享有7* 24 小時專屬服務與 API 介面升級、專屬的資料後台、享有更低的交易費用、更快的交易速度、更高的交易限額、靈活配資以及客製化財富管理服務。
監管合規與產業合作:隨著全球各地加密監管的逐步完善,我們將更加重視合規性,確保公司在各個市場的運作都符合當地法律法規。同時,我們也將加強與產業內外的合作,建立更強大的生態合作夥伴網絡,提升Bitget 的市場競爭力與品牌影響力。
5.Bitget 以狼性企業文化著稱,這點在銷售團隊是否更為明顯?目前銷售團隊的主要目標是什麼?如何看待合約市場的前景?
就像我之前提到的,Bitget 的核心策略就是打造差異化優勢。 「狼性」不如說Bitget 的企業文化是貫徹實用主義,一切以結果為導向,有結果的人會得到充分的授權與獎賞,簡單高效。 例如去年,我們拿出7,000 萬美金獎勵1700 餘名員工,不管市場是牛市還是熊市,年終獎從不遲到。我們更多的是為共同目標而協作奮鬥,而非內部消耗。協作是我們的重要準則,我們也保持開放的回饋機制。銷售團隊的使命就是推動加密貨幣走向主流。雖然外部環境確實有助於行業的發展,但銷售團隊必須時刻關注市場需求的變化和監管趨勢,確保Bitget 始終處於投資者的優先選擇之列。
我認為,合約市場未來將更多面向專業交易者和機構投資者。傳統金融業的衍生性商品主要用於避險和槓桿策略,加密市場的發展路徑類似,隨著機構資金的進入,合規化和結構化趨勢將加速。目前,合約市場的核心用戶仍是高頻交易者和套利者,但越來越多的機構開始配置加密資產,並探索更複雜的交易策略。隨著監管環境的完善,市場流動性和深度會進一步提升,甚至會出現更複雜的客製化衍生性商品。我們會持續優化產品,為個人和機構提供更豐富的交易工具和穩定的交易環境。
6.聽說您至今仍保持每週見2 位客戶的習慣,這個習慣對您的幫助是?
是的,這是入職以來一直維持的習慣,未來也不太會停掉。這個習慣對我很有幫助。可以直接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回饋,幫助我們不斷改進產品和服務。我覺得和客戶面對面的交流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能夠更真實地捕捉他們的想法以及市場的變化。像Bitget Seed 這樣的創新功能,實際上是客戶提出的一些創意,我們內部團隊把這些想法轉化成實際的產品,進行開發和上線。
這種交流不僅讓我能更快發現新機會,也能及時幫客戶解決問題,讓我在做決策時更有底氣,因為我可以根據客戶的實際需求調整我們的策略。而且,這樣的溝通加深了彼此的信任,也讓我們能建立更長期、更穩固的合作關係。
7.目前持有哪些加密貨幣?最大的持倉是什麼?最大的山寨和Meme 持股是什麼?如何看待當前的山寨遇冷和Meme 的相對火熱?
作為個人投資者,需要保持對市場的敏銳度,在個人投資策略中結合產業趨勢進行配置。目前,我的加密投資組合涵蓋了BTC、ETH 等主流資產,以及部分優質的山寨幣和新興賽道的項目。
BGB 在我的投資中有著特別的地位,它不僅僅是一個投資品,更像是與我們一起「成長」的夥伴。它的價值成長,也代表了市場對我們的認可,這種正向回饋也能激勵團隊不斷前進。
關於當前市場趨勢,山寨幣近期的降溫主要受到宏觀環境、資金流向和市場情緒的影響。相較之下,Meme 幣的火熱反映了短期資金偏好的變化,尤其是在社區文化和市場情緒的推動下,Meme 資產往往能夠在特定階段獲得超額收益。但長期來看,優質專案仍會憑藉技術創新和實際應用價值跑出來。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投資人既要關注短期市場情緒,也要做好風險管理。
8.目前在加密領域最關注的賽道是什麼?如何看待後續市場的走勢?
我一直在關注加密市場的結構性變化和長期的成長機會。目前,我最關注的幾個方向包括衍生性商品市場、機構化交易和AI 和區塊鏈的結合。
衍生性商品市場方面,合約交易市場越來越成熟,機構和專業交易者的參與也不斷增加。 Bitget 一直在優化產品體驗,滿足越來越複雜的交易需求。
機構化交易方面,隨著BTC 現貨ETF 的推出,越來越多傳統金融機構開始進入加密市場。未來,合規性、流動性管理和專業級交易工具將成為新的成長點。隨著產業逐漸成熟,監管框架也會越來越明確,這為更多機構投資者提供了更穩健的入市環境。
至於AI 和區塊鏈的結合,AI 在智慧交易、數據分析和安全風控方面的應用正在改變加密產業。未來,AI 在智能合約、自動化交易和反詐欺等方面的潛力也值得關注。
9.如何平衡生活與工作的關係?日常的行程安排是怎樣的?有哪些興趣與嗜好?
與其說是“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不如說“工作與生活的融合”更符合我的狀態。我的工作沒有固定的朝九晚六,很多時候工作和生活是交織在一起的。
高爾夫是我最喜歡的運動。有趣的是,我的球友幾乎都是認識三年以上的客戶,打著打著就成了朋友。我帶他們進坑高爾夫,也讓我們的關係更近了。在工作上,我們也會互相支持,彼此成就的感覺很棒。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算是我非常享受的一部分「工作」了。
除了高爾夫,每到週末,我也會為家人做飯,研究一些新菜。我覺得研究新菜系和投資加密資產也有相似之處,例如需要足夠的耐心,還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配方”,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口味調整。雖然程度一般,但每次做出來的餐點總能為自己帶來一種成就感,尤其是能和家人一起分享,帶給他們高品質的陪伴。
我喜歡和團隊的夥伴們開玩笑,保持輕鬆的氣氛。工作雖然比較忙,但偶爾切換一下節奏,保持一種輕鬆的心態。我也非常感謝家人的體諒和支持。妻子和兒子是我最大的動力,所以我會盡量在週末或空閒時,騰出時間陪伴他們,享受高品質的家庭時光。
我認為真正的高效,不只是投入工作,更是懂得如何切換節奏,在快與慢之間找到屬於自己的平衡點。
10、作為從個人投資者到管理者的“過來人”,如果有年輕人想投身加密行業或從事交易相關工作,您有什麼建議或忠告?
加密產業不同於傳統金融,它不僅是一個新興資產類別,更是全新的金融典範。如果想要在這個行業中立足,保持好奇心至關重要。需要不斷學習新技術、新模式,願意打破固有認知,去適應市場的快速變化。
在交易方面,實務絕對比理論更重要。市場不會按照課本上的規則走,真正的成長是透過一次次的實戰累積出來的。我的建議是:從小額交易開始,建立自己的策略,更專注於數據而不是情緒。交易不是賭博,長期的成功靠的是對風險的理解與控制。
另外,找到合適的圈子也非常關鍵。無論是透過導師、交易社群,或是加入業界公司,和有經驗的人交流都能幫助你更快成長。這個產業發展得很快,和優秀的人一起走,能幫助你更快找到自己的優勢和方向。
最重要的一點 — — 擁抱不確定性。加密市場波動很大,但每一次挑戰背後也伴隨著機會。保持耐心、持續學習、做好風控,你會在這個行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