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Odaily星球日報( @OdailyChina )
作者|南枳( @Assassin_Malvo )
自 2 月初 BTC 見頂,再次跌破 10 萬美元關口之後,全市場情緒與走勢開始顯著下滑。尤其在Libra 帶崩 Solana Meme 之後,市場為數不多的活躍賽道也隨之沉寂,SOL 自高點的 295 美元下跌至最低 95 美元,跌幅高達 67.8% 。
在這一背景下,舊有的 VC 幣和 Meme 幣紛紛開始傾倒,ACT、OM 等代幣上演了短時間腰斬再腰斬的鬧劇。同時,代幣估值泡沫被戳破,例如 SHELL 等新上線的VC 代幣流通市值僅 3000 萬美元,少有開盤市值能超 1 億美元的項目。
因此,對於前期高估值上所、且解鎖比例不高的代幣,很可能是優質的做空對象。本文將整理上架幣安合約的代幣數據,為讀者提供此數據,作為潛在的操作參考。
基本狀況
統計對象:幣安合約市場目前仍可交易的代幣,上架時間為 2023 年 1 月 1 日之後
資料來源:代幣市值取自 CoinGecko、代幣上架時間取自幣安合約 API、代幣解鎖比例取自 token.unclocks 和 CoinGecko
進一步說明:token.unclocks 的解鎖比例由該網站對項目白皮書和實際公告進行統計、計算得到,本處認為是相對更為準確的解鎖比例,但覆蓋面較小。因此也採用了 CoinGecko 的流通市值/FDV 作為備用的解鎖比例。
結果展示
幣安合約於 23 年之後一共上架了 216 個代幣,token.unclocks 提供了 106 個代幣的解鎖數據,流通市值超 1 億和小於 1 億的分為如下兩圖:
市值大於 1 億
市值小於 1 億美元
理論上市值越高,流通比例越低(紅)越值得做空,例如第一次統計時,解鎖比例僅為 10% 但市值高達 62 億美元的 OM 理論上做空賠率極高。
目前市值大於 1 億美元,解鎖比例小於 25% 的包括 OM、TRUMP、MOVE、STRK、LAYER、MORPHO、KAITO、ZK、DRIFT 和 USUAL。而市值小於 1 億美元且比例小於 2% 的就更多,讀者可從表中自行查閱,本處不再贅述。
同時需要注意,並非解鎖比例低就可以直接空,還需要結合代幣的解鎖情況決定,例如 ONDO 雖然解鎖比例不高,但每年才進行一次解鎖(如下圖所示),短期內市場上不會出現來自解鎖代幣的拋壓,解鎖比例低不能成為做空理由。
除了看比例還可以怎麼選?
最初作者認為有三類代幣最好不空,包括:
歷史妖幣(SUI、OM 等)
有持續、穩健收入的 DeFi 代幣(PENDLE 等)
韓國勢力(UXLINK、IP)
但從最近兩週實際情況來看,當前這些「歷史妖幣」已經進入了收網階段,因此一些此前強勢但近期表現不佳的代幣也可納入做空範疇。
CoinGecko 解鎖比例參考
使用 CoinGecko 的流通市值/FDV 作為解鎖比例,並且篩選市值大於 2 億美元的代幣情況如下。
多數代幣的解鎖比例沒有實質變化,但增加了幾個 token.unlocks 未提供資料的低流通代幣,包括IP、WAL、BERA 和 PLU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