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棄BTC、全倉ETH:Bit Digital的加密資產大遷徙暗藏什麼棋局?

本文約1901字,閱讀全文需要約3分鐘
這家曾靠比特幣挖礦發家的公司,如今已持有超10萬枚ETH。

7 月7 日,加密礦企Bit Digital(股票代號:BTBT)做出了一個震撼市場的決定-出售280 枚比特幣持倉,將全部加密貨幣資產轉移至以太幣。這家曾靠比特幣挖礦發家的公司,如今已持有超10 萬枚ETH。消息一出,BTBT 當日股價大漲18.37% ,收在3.48 美元。

拋棄BTC、全倉ETH:Bit Digital的加密資產大遷徙暗藏什麼棋局?

公司在社群媒體上發文表示正全力押注以太坊的長期價值,積極增持以太坊,全力佈局本世代最具影響力的數位資產——ETH。

拋棄BTC、全倉ETH:Bit Digital的加密資產大遷徙暗藏什麼棋局?

這項舉動不禁令人深思:加密市場的風向,是否真的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轉變?比特幣作為「數位黃金」是整個產業的錨。而如今,越來越多資金與敘事正向以太坊傾斜。 Bit Digital 的「轉身」,或許不僅是一次資產配置的變化,更可能是一場加密產業結構的深層調整。

Bit Digital 為何拋棄BTC、全倉ETH?

BTC 挖礦的「生存危機」

Bit Digital 的「全面轉向」並不是它不愛比特幣,而是現實太殘酷。

2024 年4 月的比特幣「減半」,將礦工獎勵砍半至3.125 BTC,同時,網路哈希率卻持續飆升,競爭越激烈。 2025 年5 月1 日,哈希率衝上歷史高點831 EH/s,而哈希價格已跌至0.049 美元/TH——較去年同期接近腰斬。交易費用並未彌補這部分損失。此外,比特幣礦企每年耗電量高達67 至240 太瓦時,單筆交易能耗約830 千瓦時。這不僅帶來環境問題,也使礦工承擔高昂的電力成本和專用硬體投資,礦工的獲利空間也不斷被壓縮。

該公司的財報也印證了這一困境: 2025 年第一季比特幣挖礦收入較去年同期暴跌64% ,比特幣產出銳減80% ,僅產出126.5 枚比特幣。在高能耗、高硬體支出的雙重壓力下,即便比特幣價格一度突破10 萬美元,礦工們卻在經歷一場「價格上漲、利潤下滑」的結構性錯位。

拋棄BTC、全倉ETH:Bit Digital的加密資產大遷徙暗藏什麼棋局?

而另一家同樣完成轉向的公司——SharpLink Gaming(股票代號:SBET)——則用質押以太坊的方式,部分修復了這個模式困局。目前,SharpLink 已將其全部198, 167 枚ETH 用於質押,自6 月2 日以來已獲得222 枚ETH 的鏈上獎勵。相較於比特幣挖礦收益銳減,這種PoS 驅動的被動現金流不僅更可預測,也實質上緩解了企業的營運壓力和現金流緊張。

Bit Digital 並不是第一個退出比特幣挖礦的企業,但它可能是第一個以如此徹底的方式轉身的上市公司。賣掉280 枚比特幣,將全部資產調配至以太坊,這項決定,像是一次破釜沉舟式的「自我重啟」。

ETH 的「戰略價值」

如果說Bit Digital 轉身離開比特幣是出於生存壓力,那麼選擇以太坊,則是一場深思熟慮的戰略下注。

自2022 年起,Bit Digital 開始佈置以太坊質押業務,如今已成為全球最大機構級ETH 驗證節點營運商之一。同時,Bit Digital 正透過資本運作進一步加倉。公司已與B. Riley Securities 簽署承銷協議,擬以每股1.90 美元發行7, 500 萬股普通股,若包括增發選擇權在內,預計總籌資可達1.629 億美元-全部用於購買ETH。根據最新數據顯示,該公司持有的ETH 數量已從今年3 月底的24, 434 枚,躍升至目前的約100, 603 枚,總價值接近1.892 億美元,躋身全球ETH 企業持倉榜前列。

那麼Bit Digital 為何選擇ETH 作為轉型對象,而非其他山寨幣?

首先,以太坊「合併」後轉向的PoS(權益證明)機制展現出驚人的能源效率。 PoS 系統透過驗證者質押代幣參與網路安全和交易驗證,消除了能源密集型運算需求。以太坊能耗因此降低了99.95% ,單筆交易能耗僅50 千瓦時。

此外,PoS 機制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獲利模式:質押者透過貢獻網路安全來獲得被動收入,類似於銀行存款利息。以太坊質押年化報酬率通常在4% 至7% 之間,能夠為企業提供更穩定且可預測的現金流。流動性質押衍生品(LSDs)的出現更是提高了效率,提升了資本效率,並降低了質押的進入壁壘,顯著增強了以太坊生態系統對機構資本的吸引力。

而在更廣闊的生態層面,以太坊已成為穩定幣結算、DePIN、RWA、Restaking 等關鍵創新的主要戰場。這些不斷成長的鏈上應用,不僅帶來持續的交易手續費,更直接提升對ETH 的需求與價值,進一步穩固其「數位金融基礎設施」的地位。在招股說明書中,Bit Digital 也特別指出,美國關於穩定幣監管的逐步清晰——例如最近通過的《GENIUS 法案》——正在強化其對於以太坊的長期信心。公司表示,「ETH 被視為數位原生價值儲存手段,也是穩定幣和去中心化應用的核心基礎設施,我們將繼續透過質押回報,逐步擴大ETH 持股」。

Bit Digital 的CEO Sam Tabar 在公司公開聲明中明確表示:「我們相信以太坊有能力改寫整個金融體系。以太坊的可編程特性、日益增長的採用率以及質押收益模型,代表了數位資產的未來」

相關閱讀:《四天暴漲30 倍,BitMine 掀起美股ETH 儲備風潮

總結

Bit Digital 並非孤例。 SharpLink Gaming(股票代號:SBET)和BitMine(股票代號:BMNR)等公司也在轉向以太坊儲備策略後股價大幅反彈,擺脫了先前業績低迷的困境。

拋棄BTC、全倉ETH:Bit Digital的加密資產大遷徙暗藏什麼棋局?

如今,「ETH 微策略」正悄悄成為美股加密板塊中的新敘事。 「ETH 微策略」個股的連番暴漲,顯示市場正在初步認可這條路徑:將ETH 作為企業級儲備資產,或許正逐步形成共識。

當然,這股上漲浪潮能否持續,是否有短期情緒炒作的成分,仍有待時間和市場的進一步驗證。但可以確定的是,以太坊正在成為加密世界中的「企業核心資產」,並且正在改寫這個時代的資本佈局方式。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Odaily立場。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

ODAILY提醒,請廣大讀者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 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推薦閱讀
星球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