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a16z最新投資的PIN AI:以Web3改寫AI格局,打造人機互動的未來

avatar
白泽研究院
10個月前
本文約2845字,閱讀全文需要約4分鐘
白話解讀a16z最新投資的DeAI計畫PIN AI。

很榮幸在Meteorite Labs 指導下完成本次研究,基於數百個Web2 AI 應用的體驗交流。

PIN AI 是a16z Crypto Startup Accelerator 秋季計畫的入選項目,種子輪融資1000 萬美元,知名VC 除了a16z Crypto,還有史丹佛區塊鏈加速器、Hack VC、Foresight Ventures。天使投資人包括 NEAR Protocol 創辦人Illia Polosukhin、Gitcoin 聯合創辦人Scott Moore、Solana 基金會主席Lily Liu、SUI/Mysten Labs 執行長Evan Cheng、Worldcoin 研究工程師DCBuilder 等。

剛讀完了PIN AI 三位共同創辦人共同撰寫的文章,發現它是近期除了Sahara 外最吸引我的Web3 AI 項目,應用場景非常有趣。 (文章連結: https://www.pinai.io/post/pin-ai-the-open-platform-for-personal-ai

PIN AI 是一個開放式的AI 網絡,開發者可以在其中建立有用的AI 應用。 “Useful AI Applications”,<有用>是其產品重心。與Web2 的MultiOn、 Jace.ai這類AI Agent 有點像,致力於向用戶提供對日常生活有用的應用,實現用戶提出的意圖,例如線上購買商品、策劃旅行、計劃投資行為。

詳解a16z最新投資的PIN AI:以Web3改寫AI格局,打造人機互動的未來

簡單介紹下Jace.ai ,這是一個能自主完成瀏覽器任務的AI Agent,基於LLM 和其專有模型AWA-1 (Autonomous Web Agent-1),後者可支援AI 在網頁上執行操作。

Jace 最大的能力就是能自主規劃任務,並取代使用者在瀏覽器中執行操作。

舉個例子理解應用場景,告訴Jace,「我準備在9 月20 日去北京旅遊一周,預算5000 塊,幫我規劃一下」。 Jace 會自動規劃旅遊計劃,包括要去的景點、要住的飯店、要吃的美食。如果我同意這個旅遊計劃,接下來就會幫我預定所有的景區,在美團上找到性價比最高的酒店並下單。我只需要輸入個人資訊和一鍵點擊付款。

其實PIN AI 要做的就非常類似,與生成式AI 最大的差別,就是這類AI 專案主要關注使用者的日常生活,而非工作。

一、解構PIN AI 設計思路

簡單來說, PIN AI = AI + DePIN

PIN AI 網路由兩種AI 構成:

  • 個人AI(Personal AI) :個人化的AI Agent,可即時適應使用者偏好。它是用戶與代理服務的連接點,有點像協調員。用戶可下載至手機或電腦設備使用。

  • 代理服務(Agentic Services) :針對Web2 平台在鏈上建構的AI Agent,可在一些頂級Web2 平台上執行任務,執行流程和完成情況記錄在區塊鏈上

  • 官方也提到了外部AI(External AI),可能在未來支援與其他LLM 或Web2 AI Agent 的交互。

PIN AI 架構核心:

PIN Protocol,一種DePIN 分散式資料儲存網絡,任何人都可以將自己的裝置與網路連接,分享資料。整合了基於BERT 的模型,可在處理使用者資料的各個階段對資料匿名化,確保隱私並符合資料保護法規。

個人AI 建立在其中。一方面為個人AI 提供個人化數據,另一方面為代理服務提供最相關數據。

PIN Protocol 由三個元件建構:

1.私有儲存與運算層:分散式儲存數據,安全地儲存使用者分享的裝置資料(包括照片、影片等),並使最相關的數據隨時可供個人AI、代理服務使用。用戶可將自己的裝置連接至該網絡,提供裝置數據,獲得原生代幣$PIN 獎勵。

2.資料連接器:使用zk 技術來追蹤和驗證連接到網路的使用者資料。我認為相當於PIN 網路的節點,節點業者需要質押$PIN 代幣去做驗證,而一些代幣持有者可以質押代幣到節點,二者都能獲得代幣質押獎勵。

3.代理連結:旨在將個人AI 與代理服務相匹配。由代理註冊表和交易機制構成,前者用於追蹤績效指標,而後者「思考」如何將個人AI 與代理服務相匹配(基於每個代理服務的成本、性能和完成品質)

使用者使用模式/業務邏輯:

在使用者使用時,提出某個具體需求後,PIN AI 會依照以下步驟來進行:

步驟一:個人AI —— 收集使用者提出的需求

使用者向個人AI 提出需求,個人AI 將需求轉交至PIN Protocol

步驟二:PIN Protocol —— 做任務執行前準備

拆解用戶意圖為具體步驟,找到最適用和性價比最高的代理服務,檢索最相關數據,提供給代理服務。 (如果涉及多個Web2 平台,則需將意圖分拆給不同的代理服務)

步驟三:代理服務—— 執行具體的步驟

步驟四:PIN Protocol —— 向使用者回饋結果

畢竟日常生活需求大多時候需要金錢交易,在PIN AI 中,資金流向應為:

用戶向PIN Protocol 支付Gas 費用(個人猜測可能是為了啟動本次意圖交易)。由於PIN Protocol 先拆解了使用者意圖,再索引和發送了與意圖最相關的資料給代理服務,所以代理服務完成任務執行後,會將部分服務費作為小費回饋給PIN Protocol。

所以,PIN Protocol 和代理服務都可以從用戶給的服務費中抽成。

詳解a16z最新投資的PIN AI:以Web3改寫AI格局,打造人機互動的未來

舉個例子:

用戶可下載個人AI 到電腦或手機上,向個人AI 提出需求,例如“在亞馬遜上購買最便宜的GTX 3080 顯示卡”,並支付費用(購買費+服務費+PIN Protocol Gas 費)。

個人AI 將這個需求傳達給PIN Protocol。

在瞭解和拆解使用者意圖後,PIN Protocol 會將使用者的意圖拆解為具體的任務步驟,與最相關的資料一同傳送給代理服務。可能會同時存在數十個專門用戶亞馬遜購物的代理服務,因此PIN Protocol 需要根據它們的成本、性能和往期完成情況來綜合考量,選中最適用的一個。

由代理服務在亞馬遜上找到性價比最高的GTX 3080 顯示卡,並下訂單。完成後,將意圖拆解費和資料呼叫費支付給PIN Protocol。 PIN Protocol 和個人AI 向用戶回饋結果,向用戶發送PIN 代幣作為獎勵。

網路參與者

個人AI 使用者:在電腦或手機上安裝個人AI,將個人資料連接至PIN Protocol,可獲得PIN 代幣獎勵。

詳解a16z最新投資的PIN AI:以Web3改寫AI格局,打造人機互動的未來

價值流轉用戶:像上述使用模式一樣,用戶進行了有價值的交易,也會獲得PIN 代幣獎勵。

PIN Protocol 節點:追蹤並驗證連接到網路的使用者資料。業者需要質押,代幣持有者可以質押代幣到節點,二者都能獲得質押獎勵。

代理服務:開發者能賺取服務費。

二、核心開發團隊

Davide Crapis - 共同創辦人

區塊鏈協議設計背景,有一部分AI 背景

曾在Lyft 擔任高級資料科學家,設計和實施了激勵分配演算法,每年向乘客和司機發放xx 美元的成長激勵。後來辭職後有一段時間是獨立研究員,研究激勵方案和代幣分配。在創立PIN AI 之前,他在以太坊基金會擔任「穩健激勵」方向的研究科學家。

曾開發過一個「消費者對投資/信貸產品利率敏感度」的機器學習模型,也曾在哥倫比亞商學院擔任了四年機器學習方向的研究員和導師。加入Web2 開發者社群“南方公園”,探索大語言模型與區塊鏈交叉領域。

Ben Wu - 共同創辦人

營運背景,可能提供策略方向和AI 產品Idea

麻省理工畢業,Y Combinator 校友。在創立PIN AI 之前,在雅虎的策略資料解決方案部門擔任資料庫和營運總監,負責大規模資料專案的營運和管理。

Bill Sun - 共同創辦人、首席科學家

量化交易和AI 背景

史丹佛大學數學博士,曾在Google DeepMind 做AI 研究。曾在華爾街資管公司擔任人工智慧/量化交易股票投資經理。創建了AI 研究組織AI+Club,創建了AI 技術社群AGI House。 a16z scout fund 的天使投資人。他也是Generative Alpha 的創辦人,做企業級AI 解決方案。

三、思考與總結

第一次工業革命,機械釋放了雙手;

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力打破了日夜的界限;

第三次工業革命,網路融合了虛實的邊界。

AI 的出現被普遍認為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標誌,而AI Agent 是這場探索旅途中的船票,我們每個人都能登上這艘前往「人機互動」未來的巨輪。

在過去幾十年裡,網路上每天都在發生大量的活動和產生大量的數據,然而,使用者卻沒有掌握對這些數據的所有權。

iPhone 16 剛剛發布,帶來了Apple Intelligence,但PIN AI 有機會建立一個比Apple Intelligence 更開放的AI Agent 生態系統。

在這其中,開發者可以透過開發創新的Web2 平台代理服務獲得獎勵,這會催生出效能和品質越來越高的AI Agent,引發創新浪潮。

而數十億的手機用戶不僅可以使用個人化的個人AI,還可以分享裝置數據來獲得獎勵。

使用者的資料支撐起整個PIN AI 生態,這就是使用者的力量,也正是Web3 的起點——去中心化和所有權。

希望能盡快看到PIN AI 網路的落地以及帶來的激勵機制能否有效地發揮作用,讓開源貢獻者大軍湧入其中,然後創造更大規模的創新浪潮。測試網可能會在10 月推出,明年1 月上網主網並TGE,值得期待。

原創文章,作者:白泽研究院。轉載/內容合作/尋求報導請聯系 report@odaily.email;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ODAILY提醒,請廣大讀者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 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推薦閱讀
星球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