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 YBB Capital Researcher Zeke
前言
對川普總統而言,世界是一場巨大的《學徒》真人秀。在上任不到一個月的情況下,從內部機構員工到外國領導,已經有不少人都從川普那裡收到了寫著「Youre fired」的解僱信。在剩下四年的節目裡 Crypto 作為關鍵嘉賓又該如何成功晉級?我想我們或許得先從了解這位老闆開始。
一、市場喜歡驚喜,但必須由我掌控節奏
在川普所寫的自傳《交易的藝術》中,掌控節奏與製造意外構成了其談判哲學的核心支柱。這兩種策略的交織運用,既成就了他早期的商業帝國,也為他後來的政治博弈奠定了基調。
「掌控節奏」:書中原文:「在交易中,你必須主導節奏。若讓對手掌控時間,你已輸掉半局。」(「In a deal, you have to set the pace. If you let the other side dictate the timing, youve already lost half the battle.」)
「製造意外」:書中原句:「意外是決勝要素。當對手以為你妥協時,突襲新要求-這會瓦解其陣腳。」(「The element of surprise is crucial. When they think youve given in, hit them with a new demand—it throws them off throws.」)
回看川普早年從商時期的經典談判案例,從 1976 年紐約君悅酒店計畫開始,川普就展現出了對於談判節奏的絕對掌控。當市政府要求其承擔地鐵站改建費用時,他以退出談判作為威脅製造緊迫感——在市政預算截止日前三天突然宣布停工,迫使紐約市議會緊急通過稅收減免方案,最終將政府補貼從 4000 萬美元提升至 1.2 億美元。在 1983 年川普大樓工程中,他更是將拖延戰術發揮到了極致:在工程進度達 90% 時突然起訴承包商施工延誤,利用對方急於結算尾款的心理,成功將工程款壓縮 23% 。
1985 年大西洋城賭場收購案則是他對突襲策略的巔峰演繹。在長達 8 個月的談判後,當賣方普拉特酒店集團已籌備好簽約儀式時,川普在最後 48 小時拋出 3 億美元債務承擔的新要求。這種看似瘋狂的舉動實質精準計算:他深知對方已投入 200 萬美元法律費用,且該計畫破產將導致銀行集體追債。最終賣方被迫接受條款,川普以低於市價 40% 的成本完成收購。這種沉沒成本勒索術後來成為其標誌性談判風格,正如《交易的藝術》所述:當對手以為勝券在握時,才是施加致命一擊的最佳時刻。這種極具壓迫力的談判策略,既是他所推崇的“交易法則”,也是其飽受爭議的“破壞性生存術”。
我們再將時間線拉回近日, 2 月 28 日澤連斯基與川普在白宮舉行了一場全球直播的美烏雙邊會談,在這場會談中川普依舊以其慣用的策略進行展開,首先是在會談前夕與俄羅斯閃電破冰達成四點共識,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點是雙方同意為未來在共同地地出現政治利益而達成四點共識第二則是開出一張天價大單索要 5000 億美元的還款,在會談上這個要求則更改為烏克蘭將稀土、鋰、石墨等戰略資源未來 50% 收益注入美方主導的重建基金。整場會議的直播過程令世界觀眾瞠目結舌,最終川普要求澤連斯基直接離開,導致談判破裂。而對外揮舞的關稅棍棒,也遭遇對等反擊。川普總統在這個週末顯然過得併不開心。
從上述幾個案例中我們對川普的交易法則可以得到一個更具體的總結: 1.提出遠高於預期的目標,迫使對手接受次優條件;2.利用所有能向對手施壓的方式,使利益最大化;3.反复無常,令對手無法琢磨;4.慣用傳媒的傳播力將事件無限放大。
而從多個國家的反擊來看,反制這種策略的方式似乎也很簡單:也就是拒絕交易、拒絕談判。
二、戰略儲備
在美烏雙邊會談結束後的上週日,川普又在其社群媒體 Truth Social 上先後發布兩條推文,XRP、SOL 和 ADA 將被納入“加密戰略儲備”,ETH 和 BTC 依舊是核心。消息發布後,市場迎來了一波牛回,根據 CoinMarketCap 數據,比特幣一度上漲 9% 至 93969 美元,以太幣上漲 13% 至 2516 美元,Solana 飆升 24% 至 174.64 美元,Cardano 暴漲 70% 至 1.11 美元,XRP 至 2.3% 上漲。圈內對於這兩條救火推文的反應卻與以往的支持態度大不相同,其中最關鍵的導火線則是 Hyperliquid 上出現了一個疑似老鼠倉的用戶在及其巧合的時間點,利用數百萬美金 50 倍做多了 BTC ETH,依據社媒上的分析該用戶之所以選擇在 DEX 上開立單項交易所在 DEX 上獲得其中心化。而相關的陰謀論還有很多,諸如週日發布是為了機構工作日拉高出貨,透過多種管道出貨將幣圈作為提款機等等。
川普突襲式地宣布了一籃子加密貨幣儲備依舊符合他一貫的行事風格,但真實目的難以琢磨,以其如今的胃口來說這些猜測或許還遠不夠大。結合上文中的“交易法則”,我個人推測一些可能的目的是:
1.雖然說了許多加密貨幣儲備,但實際上只是為了讓美國接受次優的情況,即至少保證 BTC 戰略儲備成為現實。從而吸引更多主流國家買進 BTC,美國依舊擁有主導權;
2.川普在當選總統後擁有的可不止是更大的影響力,配合其權利還可以不斷造勢「戰略儲備」預期,如同過去的 ETF 預期一樣,從不斷控制行情走勢;
3.川普需要為這個由地產轉向加密的家族不斷爭取影響力和權利,他在從一切有可能的角度去切入加密;
4.「白宮嚴選」背後明顯還藏著更複雜的利益網;
5.目前明顯缺乏買入加密戰略儲備的資金來源,川普正透過慣用的輿論支撐迫使扣押的加密貨幣轉為戰略儲備,亦或是要求發行相關債卷;
6.戰略儲備的基本概念是指國家在和平時期有計畫地儲存的物資、能源、財力等資源。加密貨幣成為策略儲備最大的疑問是沒有內在用途,即便 BTC 可以類比黃金。那麼推出其餘山寨公鏈代幣的戰略儲備依舊缺乏支撐,川普或許已經有相關計劃推進上訴幾條公鏈在各類領域上的大規模採用,公鏈代幣作為訪問鏈上的「石油」自然也可被視為「物資儲備」。
三、破壞性生存
川普的決策風格與性格特質深受父親弗雷德·川普的影響。其父透過高壓教育將人際關係定義為“零和遊戲”,這種成長環境塑造了川普將對手“敵人化”的競爭心態。無論是其商業與外交領域的對抗案例,還是 2020 年敗選後煽動支持者衝擊國會山莊的事件,都清晰地凸顯了他以攻擊、破壞和壓制為核心的生存法則。
處在幣圈的散戶由於利益同盟的關係時常高呼「加密總統」萬歲,但需要謹慎的是我們未必與加密總統處在一條戰線,美國優先、家族優先的觀念依舊會貫徹於他的加密世界。雖然尚不清楚川普會對非美、非家族計畫做出怎樣的反制,但顯然他在用類似關稅戰的方式保證鏈上世界的「美國優先」與「家族優先」。
1.美國項目優先透過 ETF、戰略儲備;
2.美國計畫未來可能享有零資本利得稅,那麼相反的對於他不喜歡的項目也許會加稅;
3.家族計畫的“特權”,例如監管沙盒、定向輸血。
以上三點是當下顯而易見的趨勢,依我所想川普也許還有辦法壓制非美礦池的產出,從而保證剩下的每一枚 BTC 都盡可能的印上「Made in USA」。在協議層裡接入監管接口,符合美國標準的項目才會存在鏈上繁榮。而未來四年能展開的還有很多,加密的美國化已經不可避免地邁入破殼階段。身在這場陽謀裡的我們,要嘛選擇同盟,要嘛選擇「拒絕交易」。
四、DOGE 的影子
川普的好友 Elon Musk 曾在 2021 年加密貨幣牛市中,將原本為諷刺比特幣而生的狗狗幣推向了市值與物理意義上的雙重「月球」。這個起源於網路迷因的玩笑幣,最初由工程師比利馬庫斯和傑克遜帕爾默於 2013 年開發,旨在嘲諷當時加密貨幣市場的瘋狂投機。其程式碼僅耗時 3 小時完成,採用無限增發機制,甚至將挖礦戲稱為“挖洞”,完全顛覆了比特幣的稀缺性敘事。
然而,馬斯克透過社群媒體賦予了這個古老 Meme 新的生命。他自 2019 年起以「狗狗幣之父」自居,用「登月」「人民的貨幣」等口號點燃市場熱情,更在 2025 年將 SpaceX 的月球衛星發射任務命名為 DOGE-1 ,成為首個完全由狗狗幣支付的太空項目。這場狂歡推動狗狗幣在 2021 年暴漲超 7000% ,市值一度突破 850 億美元,超越通用汽車等傳統巨頭,完成了從諷刺工具到全球市值前十加密資產的逆襲。
世界上最大的悲哀,莫過於你成為了你最討厭的人。加密世界正在重演其反抗對象的命運軌跡。曾作為「對抗中心化利刃」的比特幣,如今淪為美式霸權的新載體——資金流向緊隨川普的推文指揮棒擺動,從 BTC 到 Trump、Melania 再到這些所謂的山寨戰略儲備,指揮棒所指之處即是加密的未來,加密的活性至此喪失。當反抗者成為建制的一部分,加密終究未能逃脫「屠龍少年終成惡龍」的敘事閉環。
五、雙面刃
拋開私利的角度而言,川普確實是一個美國政商歷史上的傳奇,我也相信 BTC 將伴隨他去月球。但強權干涉、高度監管下的加密又能有什麼創新呢?我過去對山寨是怒其不爭,但如今也哀其不幸。注意力與權利的博弈正充斥於鏈上,就像 Vitalik 在 X 上對以太坊 OG 的回應一樣:
當我聽到加密推特和風投機構的人宣揚用戶虧損率超 99% 的 PvP,KOL 賭徒賭場就是加密領域與市場最匹配的產品,並稱渴望更好的東西是居高臨下的精英主義時,我會感到愉悅嗎?
而未來這種情況可能還會愈演愈烈,PvP 只是一個縮影,在將來的四年裡所謂的最佳項目,可能只會出現在川普總統的推文之中。川普所主張的加密從來都是一把雙面刃,加密最終也許會分裂為傳統與美式等多種圈層,過去的公鏈戰爭也將以更大的單位進行。在川普的強勢策略與巨大影響力下,這場戰爭或許會打得十分慘烈,但加密的破繭重生必將經歷此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