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achain創辦人創業反思:別讓代幣拖累你的項目

本文約2004字,閱讀全文需要約3分鐘
不要只盯著眼前的一棵樹,而忽略了整片森林。

原文作者:@ SmokeyTheBera ,@berachain 首席

原文編譯:zhouzhou,BlockBeats

編按:本文討論了Berachain 生態中近期多個專案發行代幣的現象,提醒創辦人不要盲目發幣。代幣應在產品達到市場契合度時推動成長,否則可能影響用戶adoption。市場環境低迷,社群資金有限,代幣價格下跌會損害產品形象。發行代幣應避免同一時間競爭,確保合理估值,並聚焦長期價值,而非短期退出。作者支持Berachain 發展,但強調成功需要耐心和策略,建議團隊優先確保獲利和用戶成長。

以下為原文內容(為便於閱讀理解,原文內容有所整編):

Berachain 的朋友們,這是我第一次嘗試寫文章的形式,這篇文章主要針對Berachain 生態系統,但我希望其中的一些觀點對更廣泛的社區有所啟發,特別是那些在考慮發行代幣的項目方。

最近,我看到Berachain 生態內的多個團隊在推出代幣,或是準備在未來幾週內啟動新代幣發行,總共有大約8 個專案。從某個角度來看,這值得慶祝——新代幣可以推動經濟活動、引發市場投機,甚至促進協議的成長。代幣可能會帶來財富效應,而Berachain 生態如果本地代幣表現良好,也會因此受益。

但另一方面,我們更應該拉開視角,深入思考代幣發行真正能帶來的價值。發行代幣之後,你的產品在公眾眼中的認知將不可避免地與價格掛鉤。很少有專案能逃脫這項規律,除非它們在市場上沒有直接競爭對手,或是極早期的先行者(如1Inch、Compound 這樣的專案)。

在當下的鏈上環境裡,絕大多數山寨幣(甚至整個市場)都無法擺脫市場重力的影響,而你的代幣價格低迷可能會直接影響產品的採用率。

代幣發行的時機至關重要

理想情況下,代幣應該在產品已經展現產品市場契合點並且處於爆發性成長節點時推出。它應該是對早期用戶的回饋,感謝他們幫助產品走到這一步。同時,它也應該成為推動非對稱成長的工具,而不是阻礙adoption(採用)的負擔。

接下來,我要說一些通常只會在私聊中提到的現實問題。

市場不等人,社區也救不了你

無論你的社群多麼忠誠,一條持續下跌的價格曲線都會影響adoption。而眼下,大部分代幣的走勢都是「只跌不漲」。更重要的是,在Berachain 生態,你的代幣屬於「山寨中的山寨」(alt on an alt),而像Solana 這樣的頂級鏈上代幣都在努力尋找買盤,你確定現在是發行的好時機嗎?

你應該認真問自己一個問題:「誰是我代幣的邊際買家?」

如果你沒有一個清晰且有差異化的答案,無法確保代幣分發能觸達新的潛在買家,那我建議你再好好思考一下,不要為了短期的「多巴胺刺激」而忽略長期影響。因為答案絕對不是「社區」。

社群會支持你,會使用鏈上的產品,也會進行機會性投資。但社群的資金是有限的,它無法拯救你的代幣。專案方需要關注長期生存能力,而非短期市場時機。

有人說市場時機無法預測,我部分同意。但你可以打造一個「預設存活」、能獲利的產品,甚至在適當的時機進行回購,真正為代幣持有者創造價值(當然,前提是合法合規)。

我要強調的是,發行代幣不會讓你的工作變得更輕鬆,反而會放大一切:

  • 如果代幣價格上漲,你的產品就像S 級的王者,團隊不可戰勝,所有人都在追捧你。

  • 如果代幣價格下跌,你就會被罵成騙子,產品被認為毫無價值,團隊被罵智障,甚至有人會因為你拿過風投的錢而攻擊你。

當然,情況也不是非黑即白,有些協議確實對代幣有核心需求,例如某些DeFi 產品需要代幣才能正常運作。但這些情況是少數,並不適用於大多數項目。

如何正確啟動代幣發行?

如果你真的決定要發幣,至少要注意以下幾點:

  • 協調生態內的其他項目,不要把多個代幣的發行日期安排得太近,避免市場需求被稀釋。

  • 給市場時間和空間,讓資金流動和輪動,而不是一窩蜂地擠在一起搶市佔率。

  • 不要高估估值,如果你已經進行過私募融資,當前市場環境下,以平盤估值上線可能是更合理的選擇。

核心要點總結

  • 如果你的產品已經在賺錢,就加大投入,提高收入,優化分發,而不是倉促發幣。

  • 讓產品預設存活,最好能真正獲利,並為未來的回購留有可能性。

  • 代幣的存在可能會影響產品adoption,有些用戶在看到無代幣項目時會主動參與(期待未來空投),但如果看到價格下跌的代幣,可能會直接放棄這個項目。

  • 在當前市場環境下, 10 M-200 M 市值區間的代幣基本上處於價格發現的“無人區”,要么大家都去穩定幣挖礦,要么就在極小市值的shitcoin 裡博弈。

錯誤的發幣動機:投資人施壓、社群期待、團隊想要套現。

正確的發幣動機:產品已證明PMF,且有明確的路線圖顯示代幣如何促進成長。

我對Berachain 生態的擔憂

目前,Berachain 生態內的代幣發行數量過多,我擔心這會導致許多團隊在adoption 和traction 上「自廢武功」。最終,這可能會形成兩個極端:

  • 一個極端是,Berachain 生態內形成一個極度忠誠的社區,慢慢發展壯大。

  • 另一個極端是,未來的團隊看到現在的情況後,被勸退,不再選擇在Berachain 上發行代幣。

當然,樂觀來看,這些代幣或許能超越預期,帶動產品成長,或至少能讓生態內的創始人們從失敗中學到真正的教訓。

我寫這篇文章,是因為很多人私下問我對近期Berachain 生態TGE 的看法。我一直支持Bera 上的Builders,我希望他們成功,但更希望他們在長期取得成功。

儘管這聽起來有點雞湯,但加密產業是一場馬拉松,不是短跑。我們已經在這個行業裡摸爬滾打三年,深知其中的道理。

原創文章,作者:区块律动BlockBeats。轉載/內容合作/尋求報導請聯系 report@odaily.email;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ODAILY提醒,請廣大讀者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 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推薦閱讀
星球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