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掌紋「革命」到門禁廠商,撕開Humanity技術「畫皮」雙面戲碼

avatar
链捕手
1周前
本文約1670字,閱讀全文需要約3分鐘
Humanity Protocol 被資本與願景託舉至雲端,卻在質疑與爭議的漩渦中搖搖欲墜。

原文作者:Fairy,ChainCatcher

原文編輯:TB,ChainCatcher

一邊是頂級資本的熱捧,一邊是技術外包與隱私爭議纏身;一邊高舉「抗女巫」大旗,一邊被扒出代碼中躺著深圳門禁廠商的logo 圖。

Humanity Protocol,這個被譽為「最強抗女巫網絡」的Web3 身份識別明星項目,估值已突破11 億美元,背後站著Pantera、Jump、Animoca 等豪華資本陣容,一度被視為對標Worldcoin 的有力競爭者。

但在聚光燈的另一面,那層「科技革命」與「隱私護盾」的外衣正在一寸寸剝落。 Humanity 的背後究竟有著什麼樣的「雙面戲碼」?

資本造神: 11 億估值的速成密碼

Humanity Protocol 成立於 2023 年,核心賣點是基於掌紋識別的人類證明系統,宣稱能透過非侵入性生物辨識技術解決Web3 世界的女巫 難題。

資本的嗅覺迅速被吸引:Humanity 至今完成了三輪融資,金額超 5000 萬美元,完全稀釋估值達11 億美元。投資者包括 Animoca Brands、Blockchain.com、Polygon、IDG Blockchain 等 31 家知名機構。

從掌紋「革命」到門禁廠商,撕開Humanity技術「畫皮」雙面戲碼
Humanity 基金會同樣大咖雲集,由 Animoca Brands 董事長 Yat Siu 領銜,聯合創始董事還包括國際區塊鏈諮詢公司創始人 Mario Nawfal,以及來自摩根士丹利和 Ortus Capital 的資深投資專家 Yeewai Chong。

6 月 17 日,Humanity 支援掌紋掃描驗證的 Android 版本發布,預約 Human ID 的用戶超 800 萬。緊接著 6 月 22 日,幣安宣佈在Alpha 和合約市場將上線 Humanity Protocol (H)。至此,Humanity 的發展勢頭看似非常強勁,但隨著空投活動的啟動,越來越多隱藏的訊息被網友扒出,疑雲也逐漸浮現。

核心技術出自中國外包廠?

據X 用戶@ LianFang 爆料稱,Humanity Protocol 或為“國產項目套殼”, APP 代碼素材庫內仍留有深圳門禁廠商掌騰信息圖片,並稱其社交平台熱度多由項目方小號自導自演。

加密KOL AB Kuai.Dong 進一步揭露,掌騰資訊背後是上海外包公司,專門承接身分驗證系統的整體外包服務。而這與Humanity 所宣揚的「技術創新」形成了刺眼的對比。

對此,Humanity 創始人Terence Kwok 回應稱掌騰信息是早期的合作夥伴,相關素材為打包過程中的“歷史遺留”,並強調對方創始人為前騰訊高管,也曾與銀聯合作,擁有生物識別領域的豐富經驗。

然而,這項回應並未打消社區疑慮。 AB Kuai.Dong 反問道,若只是合作,為何能應用他們程式碼庫,甚至包含人家的公司的封面?

事實上,這並非Humanity 首次在技術層面引發爭議。早在2024 年12 月,慢霧科技創辦人餘弦就曾在X 平台發文指出,Humanity 在測試網階段存在嚴重安全隱患:若用戶使用Web2 登入方式(如郵箱),平台會自動分配錢包位址,並將私鑰以明文形式儲存在瀏覽器的sessionStorage 中。

從掌紋「革命」到門禁廠商,撕開Humanity技術「畫皮」雙面戲碼

Humanity 華麗包裝下的技術底色,隨著一次次爆料逐漸褪去光環。

創辦人履歷陰影: 1.7 億美元“前車之鑑”

面對團隊爭議時,Humanity Protocol 創辦人Terence Kwok 表示:「我是放棄了美國護照、只拿香港護照的中國人。」但隨著對其背景的深挖,一個並不光鮮的創業履歷浮出水面。

根據外媒 Protos 報道,Terence Kwok 曾因激進擴張幾乎葬送其價值 15 億美元的智慧型手機公司 Tink Labs,燒掉了超過 1.7 億美元的投資資金。 Tink Labs 當年憑藉為飯店賓客提供免費智慧型手機的創新服務,曾獲得包括軟銀、富士康等多家巨頭的青睞,卻因市場環境變化、營運模式失衡以及資金鏈斷裂而陷入困境,最終於 2020 年進入破產清算。

Tink Labs 的前人力資源負責人直言:「我從未期待它能撐太久,但也沒想到會倒得這麼快。Kwok 眼裡只有賺錢。」這段「獨角獸墜落」的舊案,如今也在用戶心中埋下另一道隱憂。

從掌紋「革命」到門禁廠商,撕開Humanity技術「畫皮」雙面戲碼

空投成“笑話”

6 月 22 日,Humanity Protocol 宣布啟動首個「人性證明」 Fairdrop 空投,符合空投資格的用戶包括:參與早期測試網、真實用戶、推廣社群的貢獻者等。然而,這場備受期待的空投,最終卻點燃了社區的集體怒火。

根據加密 KOL 冰蛙揭露,有人花了一年時間堅持完成簽到任務,最後卻只收到價值1 美元的空投;更多人則直接顯示「未滿足資格」。長期維護社區、產出內容、擔任官方Mod 的志願者,也同樣被「 0 空投」打發。同時,鏈上卻出現多個幽靈地址,無互動與貢獻紀錄,卻領走高達4 萬枚$H 的空投。

過去一年裡,Humanity 頻繁推出各種「反女巫」限時填表活動,要求用戶填寫詳細資料、配合驗證、參與互動。但事實是,這些行為並未成為空投的真實參考標準,而是專案方製造活躍度的操作。

Humanity 創辦人 Terence Kwok 對空投爭議回應表示:「已關注到社區的廣泛反饋,正在認真處理關於公平空投分配的申訴。」然而,該項目未來仍充滿不確定性,社區迫切期待更加公開、透明和負責任的答复。

從掌紋「革命」到門禁廠商,撕開Humanity技術「畫皮」雙面戲碼

Humanity Protocol 被資本與願景託舉至雲端,卻在質疑與爭議的漩渦中搖搖欲墜。所謂創新 的包裝紙下,可能只是另一場用技術敘事粉飾的資本圍獵。

原創文章,作者:链捕手。轉載/內容合作/尋求報導請聯系 report@odaily.email;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ODAILY提醒,請廣大讀者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 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推薦閱讀
星球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