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o遷移背後:L1終將走向L2?

本文約1751字,閱讀全文需要約3分鐘
L1是Web3時代的大型主機,L2則是託管伺服器。

原文作者:Kydo

原文編譯:Luffy,Foresight News

上週,加密領域發生了一件大事,但只有少數人完全理解其中的重要性。

Celo 宣布從獨立的L1 區塊鏈轉變為以太坊的L2 區塊鏈。

人們很容易將此解讀為另一個技術遷移。但實際上,這標誌著以太坊一直在悄悄推動的一個更廣泛的轉變,它正在重塑我們對加密領域專案建構的認知。

讓我們來深入剖析一下。

一、產業開始認真看待成本與營收問題

我們正處於一場姍姍來遲的調整之中。加密市場開始重新重視基本面,敘事依然重要,但如今,人們會問:

  • 這條鏈的實際營收是多少?

  • 它的營運成本是多少?

  • 價值在何處累積?

像市值與收入比(REV)這樣的一系列新指標開始變得愈發重要,它們揭示了表面上看似相似的區塊鏈之間的顯著差異。

這或許就是Celo 決定轉向以太坊L2 的原因。

二、L1 無法取得營收,L2 可以

人們常常忽略這一點:L1 鏈實際上無法以可持續的方式獲取營收。

為什麼呢?因為所有的價值都直接流向了質押者或礦工。 L1 收取費用,而這些費用會立即作為區塊獎勵或質押收益進行分配。沒有留存的利潤空間,沒有盈餘,也就沒有剩餘資金為創新或協議開發提供資金支持。

這就產生了一種奇怪的現象:L1 可以是極具價值的平台,但仍像公共基礎設施一樣運作,沒有內建的資金機制來實現發展演變。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L2,L2 能夠留存並重新調配營收。排序器費用、最大可提取價值(MEV),甚至是對區塊空間的客製化收費,都可以保留起來,然後再投入研發、開發者資助、成長推廣活動或公共產品。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是一種能夠實現真正可持續性並使激勵措施保持一致的模式。

這就是為什麼這麼多新的生態系統選擇優先建造L2。這不僅關乎技術架構,更關乎經濟設計。

三、L1 是Web3 時代的大型主機

這裡有一個簡單的思考模型:L1 區塊鏈就像是加密領域的大型主機。

在網路發展的早期,如果想要運行一個重要的應用程序,你得購買一台大型主機。你要維護硬件,編寫自己的網路堆疊,還要負責系統的正常運作時間、安全性、效能等各方面。這很強大,但成本高。

今天運行一條L1 區塊鏈也面臨類似的情況。你需要有自己的共識機制,自己的驗證者集合,以及自己的代幣激勵措施來保障網路安全。為了讓系統保持運作和安全,你每年需要花費數百萬美元。

以Celo 為例,他們每年要花費代幣總發行量的4% 到6% ,大約每年1500 萬到2500 萬美元,僅僅是為了維持基本的安全性和系統的正常運作。

這並不罕見。以太幣是這樣,Solana 也是如此。每一條獨立的L1 都要承擔這樣的成本。但關鍵在於:這個成本不會隨著規模減少而降低。如果你是一條規模較小的L1 鏈,你所承擔的成本可能不堪負荷。

四、L2 就像是託管伺服器:同樣強大,成本更低

現在想像一下,你不再運行大型主機,而是切換到託管伺服器。

你仍然可以控制自己的環境,可以自訂自己的區塊鏈運作方式,在執行方面也依然擁有自主權。但你無需自己去保障實體設備的安全,以太坊上的L2 就是這樣。

作為L2 的Celo,仍將提供相同的使用者體驗。但現在,安全性方面的繁重工作,如詐欺證明、共識機制以及基礎層的最終確定性,都由以太坊來處理。維護這條鏈的成本大幅下降。

不再是每年2000 萬美元的安全成本,現在的成本只是狀態儲存費用和資料可用性方面的成本,而且可以透過資料壓縮和使用替代的資料可用性層(Celo 選擇了EigenDA)來進一步降低成本。

五、為何這是以太坊的策略妙舉

這不僅關乎Celo,也意味著以太坊的長期策略終於開始逐步落實到位。

以太坊不再試圖成為「統治一切的唯一伺服器」。那種單一主導鏈的願景,在運算領域的每個時代,無論是Web1、Web2,或是現在的Web3,都已被證明是錯誤的。

相反,以太坊正在成為其他鏈可以建構於其上的基礎層,將安全性、去中心化和互通性作為一種服務提供。

沒錯,乍看之下這像是自相蠶食。以太坊正在降低其L1 鏈的「溢價」。但實際上,透過成為其他鏈所依賴的基礎,它正在佔領一個更廣闊的市場。

你可以堅持只會有一台伺服器,也可以選擇助力建構接下來的數十億台伺服器。

就像如今沒有人再運行自己的大型主機一樣,未來,很少有專案會運行自己的L1 鏈。它們會運行託管伺服器,它們會成為L2,而且它們會基於以太坊來實現這一切。

向效率靠攏是必然趨勢

隨著各項目面臨降低成本和增加營收的市場壓力,它們會得出與Celo 相同的結論:

當以太坊能用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強的安全性時,為什麼還要花費數千萬美元來建造一條新的L1 呢?

這可能不會在一夜之間發生,但它終將到來,因為經濟法則不會出錯。

原創文章,作者:Foresight News。轉載/內容合作/尋求報導請聯系 report@odaily.email;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ODAILY提醒,請廣大讀者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 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推薦閱讀
星球精選